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,造就了不少的经验之谈,除去诗词文曲之外,中国民间还有许多特殊的载体,传承着前人的智慧结晶。像歇后语、对联以及农村俗语等等。虽然内容简单,但朗朗上口和押韵之外,还有很多只要细细琢磨,就能理解的道理,因此深受人们群众喜爱。

那么农村俗语之中,所谓“晨不吐口水,午不泄精,晚不流汗”,到底有没有道理呢?
关于这句话,我们可以从三个时间段需要注意的三个行为,来逐一分析前人为何要这样说。按照前人的话语去做,对我们个人而言,又有什么样的好处。
晨不吐口水
这句老话,简单来说就是早上不能吐口水,这是因为人在休息一晚上以后,迷迷糊糊地醒过来,这个时候嘴里的口水其实是很少的。在一晚上都没有补水的情况下,还要将自己体内为数不多的水分吐出去,显然是不对的。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眼中,这个时候的口水,其实还有另一个称呼——津液,主要也是形容此时口水的珍贵。联想一下我们平时日常生活就会发现,很多时候早上起床,绝对不想吃干涩的食物。必须要有牛奶、豆浆或水润润喉咙才行,否则根本吃不下去。
除此以外,其实中医之中也提到晨不吐口水,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,不要轻易地主动损伤自己的身体。在中医的观念里面,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,阴阳五行对应的也是人体五脏六腑。日出阳气上升,人的身体正好处于新生的状态之中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体内仅存为数不多的水,其实往往是身体在损耗整夜以后,最珍贵的一点水。所谓咽液生津,也就是将这部分水分咽下去而不是吐出来。当然,即便依旧有人对这句话不太认同,相信也一定会遵循这句话的道理。毕竟绝大多数人早上起床的时候,都会觉得口干舌燥,根本没有谁会有吐口水的想法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是喜欢抽烟的朋友,早上不仅不要吐口水,也不要起床就点燃一根香烟。水之珍贵,就在于保存在自己体内。这个时候的一支香烟,就像将这点为数不多的水分消耗殆尽,是不可取的。因此。无论如何也应该注意克制,最好在身体逐渐恢复之后也不迟。
午不泄精
这和晨不吐口水其实是同一个道理,每天中午都是阳气最深的时候,人的身体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和学习,必须要得到一定的休息才行。可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去做男女之事,那就是对身体进一步损害。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体,用不了多久,身体自然就会垮掉。更重要的是,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,大白天做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合时宜的。达官贵人们在这个时间段做这样的事情,注定会被人议论纷纷;皇宫贵族们做这样的事情,也注定会让人民和大臣心生不满。如果都是平民百姓的话,那就更不得了,田间的劳作尚未完成,就已经想着贪图享乐,必然会让同乡的人看不起。而就中医的角度来看,其实也同样不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做这样的事情。中医讲究阴阳交替、盛衰相依,中午阳气重,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五行都属火。如果在这个时候纵欲,对于双方的身体伤害都远超人们想象。因此,某些事情,最好还是等待夜晚降临再去思考也不迟。
晚不流汗
那么晚上不流汗水又作何解释呢?简单来说就是晚上不能做剧烈的运动,流太多的汗水。尤其是一些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,大量汗水流失以后,必然会让整个人的身体温度发生不稳定的变化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身体免疫能力下降,感染风寒或者各种疾病的概率自然就会增加。古人讲究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。在古代医疗条件不那么发达的情况下,一旦因为不注重作息调养导致生病,最终必然得不偿失。
现代社会之中,相信不少人都有夜跑的习惯,这岂不是和古人倡导的晚上不流汗刚好相反?答案并非如此,古人的劳作方式和现代人的劳作方式并不相同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,体力工作者们,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精力,夜晚继续跑步呢?一定程度的锻炼,在回家以后得到良好的休息并补充相应的水分,其实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。
版权声明:本文发布于台家寺遗址 内容来自创作或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快来评论吧~